2009/2/22

[Kaohsiung] 農學市集─高雄縣的微風市集

龍肚國小的食農教育


(高雄縣美濃龍肚國小。學生種菜,朝向營養午餐「自給自足」目標)

從今年元月開始,高雄縣鳳山市光復路二段120號(也就是高雄縣婦幼青少年館前中庭廣場),每週六上午8點到12點,都會舉辦微風市集。有美濃的曾啟尚種植出來的有機農產品(稻米、白玉蘿蔔、玉米、高麗菜…等)
(雖然在高雄縣,但是鳳山離高雄市不遠,高雄市的朋友也要去逛、支持喔)


繼台北的「248農學市集」、台中的「合樸農學市集」後,
高雄也有「微風市集」,
這樣北中南都有「農學市集」了!
(當然還不夠。不過也不能太快速成長,這樣體質會不好)

==
個人粗淺認為,「農學市集」的概念有很多意義,從下列角度看:

◎(小)農民

‧有產銷的管道(除了農會、產銷班,和黑道、黑金外,有了新的選擇與通路)。
‧增加農產品與理念的可見性。
‧農民間互相交流學習。加強情感連結。增進對於理念的堅持。
‧認識消費者,了解消費端的需求,也可以得到直接的回饋。
‧認識新朋友,拓展農忙以外很少閒暇時間,還有農村很少青壯人口的生活圈。
‧透過上課,學習新知(農業技術、行銷、其他生活技能等等)。


◎食用者/消費者

‧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(小農)的信任關係。
‧消費者雖然沒有直接與土地工作,但與生產者從信任關係進而產生情感。從人(農民)到土地,重新牽起自然人與土地的連結。
‧農產食品商業往來,本質就是「信任關係」,而不是「認證」或品牌。(你會害你的朋友吃有害健康的東西嗎?)
‧有機農產品未必貴。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,農產品的天然風險成本,向來被低估或忽略。
‧除了買賣,還可以知道很多農產品、農作的常識,如何吃好吃、吃便宜,又吃的健康,且不傷害土地。這也是不傷害子孫。
‧有吃有買又有玩(農學市集有表演或是有趣的藝文活動)。
‧也是小朋友很好的機會教育(關於農業、土地、自然生態、永續概念)。

◎生態環境

‧有許許多多範圍小而多元的生態關係(生產者與消費者關係也是一種生態關係),可以自給自足的穩定鍵結,比較不容易因為外在變動而產生大影響。
‧支持對環境、土地友善的種植方式,這是全民受益、子孫受益的事。

◎公部門

‧由民間力量、創意來嘗試,找尋農產運銷、農業、農村、農民的「現代性」(出路、發展)。
‧教育民眾與推廣相關農業議題。有討論氣氛甚至共識,相關的農業、食糧政策,世貿談判、單邊與多邊貿易談判時,才有籌碼,不會讓他國予取予求,犧牲本國農業與國土安全。
‧慢慢改變消費習慣、生產者與消費者關係,才有可能逐漸改善農產運銷模式、種作方式,提升台灣農業。

......等等。

除了「農學市集」的形式,台灣還有很多有心的小店,在做,或是支持類似這樣的理念,
像是新竹的「草葉集概念書店」,店內有台灣各地的小農有機產品。


當然,除此之外,
更要密切注意「農村再生條例」(其實不是再生,是毀滅)的發展動態!
現在各地都陸續在辦說明會,可以注意「護土地‧反滅農」!

::延伸閱讀::

三分鐘搞懂【農村再生條例】
國家的遠見─荷蘭、丹麥農業
啟尚哥的田坵事
穀東俱樂部
小地方新聞網

沒有留言:

[深夜食堂] 冷菜:醬肝

兒子說暑假想回高雄五天(嚴格說私幼沒有暑假,就是請假)。我知道他腦中閃過許多很爽的情境,比如逛勞工夜市、泡浴缸、找他的玩伴。 剛好收到豬肝,我也想到小時候的暑假。阿嬤(外婆,有兩個,媽媽的生母與養母)住在東北角的澳底。暑假會去一週左右。必坐台鐵,必買台鐵便當。北迴那...